回顾过去五年
●制定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个“十条”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水耗下降20%以上
●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22项
●建立生态文明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究制度
●推行河长制、湖长制
●加强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防治
●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
●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加强地震、特大洪灾等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提出2018年预期目标
●水利在建投资规模达到1万亿元
●健全生态文明体制
●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
●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
●改善农村供水基础设施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
●加强排涝管网、地下综合管廊等建设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向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水利在建投资规模达到1万亿元,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改善农村供水基础设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强排涝管网、地下综合管廊等建设。
李克强总理在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时指出,过去的五年,生态环境状况逐步好转。制定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个“十条”并取得扎实成效。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均下降2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强基础、增后劲、惠民生领域,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22项。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生态文明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究制度,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开展省级以下环保机构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防治。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地震、特大洪灾等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健全分级负责、相互协同的应急机制,最大程度降低了灾害损失。
李克强在部署2018年工作时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特别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方面取得扎实进展,引导和稳定预期,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李克强强调,要深化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要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为基本导向,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深化资源类产品和公共服务价格改革,打破行政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加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以更加有效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李克强强调,要加大精准脱贫力度。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深入推进产业、教育、健康、生态扶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强化对深度贫困地区支持,中央财政新增扶贫投入及有关转移支付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深入推进水、土壤污染防治,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下降2%;实施重点流域和海域综合治理,全面整治黑臭水体;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收费政策;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扩大湿地保护和恢复范围。
李克强强调,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改善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稳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塑造区域发展新格局,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加强排涝管网、地下综合管廊等建设。积极扩大消费和促进有效投资。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水利在建投资规模达到1万亿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北京沃特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777号 客服热线:010-8576302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北口水利综合楼
E-mail:szy@sinowbs.org Copyright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微信扫一扫
水务论坛公众微信
关注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