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联合国大会做出决议,确定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旨在唤醒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
地球的表面虽然有70%被水覆盖,但是其中绝大部分为咸水。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以冰雪的形式封存在两极的冰盖、冰川中。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仅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这其中还有一些被人为污染,剩下的仅为地球总水量的0.003%。
中国的淡水资源总量排全球第四,但是人均水资源水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六百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面临缺水。面临这样的紧缺现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中国未来的水资源发展前景如何,中国日报网说天下专栏采访了E20环境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环境产业与政策专家,薛涛。以下为薛涛的采访内容。
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水资源紧缺分为两种,一种是水质型缺水,一种是水量型缺水。水质性缺水是由污染造成的,水量型缺水是自然分布形成的。
水资源紧缺是一种不均衡现象。第一是自然环境中的时空分布不均衡,比如北少南多,以及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增加,进而带来降水不均衡。第二种是城镇化带来的人口集中造成的需求不均衡。第三点是工业发展带来的用水量的提高。
在中国,水资源紧缺有污染的原因,也有城市化带来的人口密度增加的原因。目前主要是通过南水北调这样的水利工程,以及中水和海水淡化等手段进行补充。
水污染的治理
水污染的治理方面,大江大河通过抓主要的污染排放源,可以较好地改善污染状况,这两年长江黄河的情况有所好转就是一例。小河小湖相对而言比较难以修复,而城市污染水体的修复是最难的,因为水体的自我修复能力最差。
城市污染水体难以修复的原因是城市环境容量有限,人口过多对环境造成超负荷压力。这个跟雾霾其实是一个道理,在有限的环境容量下,所有的负面因素都会被强化。
另一方面,作为河道上游的农村也面临水体污染,但尚无完善解决方案。城市水源治理的方法,也就是大型的环境工程,不适用于农村。
目前对城市黑臭水体进行治理,还远远达不到饮用水的标准。河道治理是把黑臭水体从“死亡状态”恢复到“亚健康状态”,让水体的感官改善,离健康状态——也就是鱼类可以生存的状态,还有距离。亚健康状态的水体还需持续的维护,因为很容易回到死亡状态。
另一个方法是建设“海绵城市”。海绵城市的作用是通过“仿生态”的方式改变城市的微气候、提高雨水的截留率、增强城市防汛能力。海绵城市的建设包括透水砖的使用,在小区建设雨水截留的设施,以及对城市绿化土壤的改良,以提高其渗水率。 通过雨水截留措施,经过初级处理后再用于浇花和景观用水等,增加了水的再利用率;第二是回补地下水,减少蓄洪的压力,同时减少了雨水带入河道的垃圾和其他污染物,改善了城市河道的污染状况。
海绵城市建设的难点在于老城区的改造成本高,新城区的建设通过合理的规划比较容易实现。建设海绵城市是对过去城市发展过于不尊重自然的一种纠偏。海绵城市是将水的循环处理“碎片化”,相比之下,过去是把所有污水集中在污水处理厂,是一种工业思维。海绵城市做起来很难,原因在于,工业化管理思维有集约效应,且符合我们目前的管理能力。
总的来说,水污染的修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未来城市河道的生态化,是少数优秀城市的少数优秀河道率先达到的目标。因此,通过水利工程模式解决喝水问题是现阶段一种无奈的、也是正常的选择。
水价机制的缺失是水环境治理的瓶颈
水价机制不到位的原因是“公益性偏见”:即公众习惯于政府支付水环境治理成本。目前的环境治理没有形成民众到政府的全循环系统,民众并不认为自己应该分摊这部分成本。在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国家,政府会补贴水资源治理费用。但中国环境支出的成本非常大,政府的转移支付承担了水资源成本的情况下,老百姓感知不到水资源的成本。
价格机制的不完善,造成了经济推动治理环境的瓶颈。比如说,中水和海水淡化这些替补水源目前无法顺利推行,就是价格机制的不完善造成的。公共服务价格改革是水行业符合经济规律运行的主要障碍。环境成本没有被污染者所承担,爱护水资源的人没有得到适当的好处,这带来了不公平,影响了节约文化的建立。
另一方面,在工业领域,政府通过将环境成本加入产品成本来建立合理的工业用水机制。难点在于产品的转型升级能否实现,这不是政府推动能做到的事情,有些是需要市场的力量完成。在有些地区,比如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地区人才集聚,环保监管相对严格,带来了产品的改革创新。在另外一些省份,老的产业去了,新的产业没有建立起来,这跟当地人文和自然环境、人才水平,以及政府服务都有关系。
水环境治理三点需要坚持的方向
环境治理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但是有些好的方向是需要坚持的。
一是推行信息公开。二是环境的市场化治理:即政府向市场买服务的模式。这个过程中,政府加强对企业的长期绩效机制。三是完善公共服务价格机制。
未来前景
中国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将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当中,水资源紧缺的现状不会改变。世界分工在未来一段时间不会有大的变化,我国仍将是一个制造业为主的大国,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仍会很大。
人类可以通过技术来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吗?
大的历史维度上,人类对自然的影响是不可逆的。我们所说的生态,实际是“人的生态”,是“仿生态”。科技的进步会促进“仿生态”的实现,未来的世界会保留一些像自然状态的小区域。技术的进步会使资源利用的效率提升,但是资源利用的强度只会越来越强。科技的进步可以使人可以和自然共存,但是不能回到真正的自然状态。
北京沃特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777号 客服热线:010-8576302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北口水利综合楼
E-mail:szy@sinowbs.org Copyright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微信扫一扫
水务论坛公众微信
关注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