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综合资讯 > 国内资讯

中国工程院院士:让三峡工程更好地造福中华民族

时间:2018-05-29 来源:中国水利报
分享到:


中国工程院院士们在三峡工程展览馆了解三峡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有关情况  本报通讯员 孙荣刚/摄

  □本报通讯员 刘蒙胜 记者 石珊珊

  “十多年的运行实践证明,三峡工程已成为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支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工程。管理和运行好三峡工程,是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担当。”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赵宪庚院士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峡行”活动中这样表示。

  作为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工程举世瞩目,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和综合效益最广泛的水电工程,堪称中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奇迹。“国人应该到三峡工程来看看,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国的现代化。”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文瑞看来,三峡工程作为一个世纪工程,代表着中国工程建造技术、建造管理、建造文化的先进水平。

  三峡工程,从长江走向世界,正向世界自信地书写着史诗般的壮美篇章。

  为长江经济带提供安全保障

  三峡工程自2003年蓄水发电以来,全面发挥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巨大综合效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这个“重器”怎样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发挥作用呢?

  郑守仁院士认为,三峡工程首要任务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为长江经济带提供安全保障。其次是保障长江“黄金水道”航运安全。三峡工程在枯水期将荆江河段流量由每秒2000多立方米提升到每秒6000多立方米,并通过蓄水大大改善了川江的航行条件。第三,三峡工程为长江经济带提供了水资源保障。作为中国最大淡水资源战略性水库,它为下游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提供了安全保障。

  “三峡工程初始设计主要针对上游大洪水,确保大坝下游防洪安全。但近两年,长江上游水量平稳,而中下游爆发了大洪水,三峡工程仍然利用自身巨大的调蓄能力,对中下游防洪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见,三峡工程通过科学调度和优化运行,拓展了防洪效益,对于防御长江中下游洪水起到积极作用。”郑守仁院士说。

  “要共建共享发展机遇,实现合作双赢。”孙永福院士说,三峡工程要在充分发挥流域梯级枢纽防洪减灾、水资源保护等生态效益的同时,通过工程措施、技术手段和科学调度,努力实现清洁能源开发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让大国重器更好发挥作用。

  三峡工程就是生态工程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三峡工程作为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其本身生态效益如何?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中,三峡工程如何做?

  在众多的议题中,“生态”成了院士们关注的焦点。

  王金南院士说,三峡工程作为生态工程,开启了中国重大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管理的历史,在工程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实效。对于三峡工程来说,已解决、尚未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有专题报告出来,这样,三峡工程才能真正地标记为“世纪生态工程”。

  殷瑞钰院士表示,三峡工程体现的是适应自然、适度发展自然、领先自然的理念,而不是“人定胜天”。三峡工程的建设理念和功能定位根据实际情况在不断演变优化。孙中山提出三峡工程设想主要是为了发电和航运,而在上世纪50年代,长江经历了洪水肆虐,防洪成了三峡工程的首要功能并持续到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到了“共抓大保护”“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峡工程功能与效益的理念在进一步优化升级,水资源利用、生态调度等功能正逐步凸显,今后会进一步突出。

  针对三峡库区的生态环保,蒋士成院士表示,三峡工程建设以来,三峡库区的生态环保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环保难度依旧很大,这其中牵涉到多方因素,不是一个企业所能解决的。针对此类情况,中国工程院可以利用跨学科的优势,针对三峡库区、长江经济带的生态保护、修复、优化,成立相关课题,由中国工程院牵头,有关各方共同研究解决长江流域的生态问题,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三峡工程从本质上讲就是生态工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像三峡工程这样具有巨大生态效益的水电工程对改善江河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三峡集团宣传与品牌部主任杨骏认为,三峡工程防洪补水功能的发挥,使长江经济带具有了坚强的生态屏障,广袤富庶的江汉平原2300万亩耕地和1500万人口得到有效保护。三峡工程的发电和航运效益也十分巨大。每年近千亿千瓦时的发电量可以减少排放约1亿吨二氧化碳,减排效益相当于从宜昌到长江入海口1893公里的长江两岸分别种植约720多米宽的阔叶林带所发挥的生态效益。

  三峡工程蓄水后,中国腹地有了一座总量近400亿立方米的国家战略淡水资源库。三峡集团在三峡工程建设和运行中,坚持生态可持续性理念,努力建设低生态影响和人水和谐的最优工程形式,三峡库区也采取多种措施,加大生态环保力度,确保三峡水源清流洁,永葆母亲河生机活力。

  让大国重器

  更好地造福中华民族

  1918年孙中山先生提出三峡工程设想,1958年毛主席视察三峡,经过科学论证与优化设计、民主决策与组织建设,三峡工程于2003年初期蓄水发电通航,2008年启动正常蓄水位175米试验性蓄水,2012年全部机组投产发电,2016年三峡升船机投入试运行。至此,三峡工程全面建成并发挥着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大国重器百年梦圆。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三峡工程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三峡工程给予高度评价。

  三峡工程大力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对此,饶芳权院士以国产水轮机组制造为例,做了个撑杆跳的类比。“当时国产水轮机组想要跳出新高度,但是自身条件没有达到。这时三峡工程立个高标杆,并提供了撑杆,国产水轮机组制造借机跳过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现在已能堂堂正正参与国际竞争,而且达到领先水平。”

  “对三峡工程的介绍,要在更高平台、更深层次进行,让更多的人理解三峡工程孕育的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伟大精神,三峡工程是我们自己奋斗出来的。”饶芳权说。

  在院士们看来,从更深层次推动公众对三峡工程的认知至关重要。蒋士成院士说,经过多年的论证、设计、建设、运行,三峡工程在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已经做了比较全面的总结,但这些大多面对专业人士,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三峡工程的总结与普及还不够。要把三峡工程向更多人讲清楚,以得到更多的了解与支持。

  陆佑楣院士表示,跨行业的意见非常重要。

  “我们要运行好三峡工程,主动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在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让‘世纪三峡’更好地造福中华民族。”现场的三峡集团负责人表示。









北京沃特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777号    客服热线:010-8576302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北口水利综合楼                 

E-mail:szy@sinowbs.org Copyright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微信扫一扫

水务论坛公众微信

关注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