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综合资讯 > 国内资讯

中不了标,请别拿“最低价中标”说事!

时间:2017-07-11 来源:环保水圈
分享到:

前几日,我在朋友圈里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大致是这样的意思:“卧槽,又是最低价中标,什么破评标法则”。我想说的是,你中不了标,关最低价中标什么事?而对于中标的人来说,有哪一个愿意以低价中标?

最低价中标这个词,似乎听上去拿到一个项目是通过某些伎俩或手段,名声并不是很好听。其实不然,很多人都误解了,“最低价中标”它是竞标中一种非常高的的策略。

1、我为什么要支持最低价中标

首先我需要解释一下,什么是所谓最低价中标,简单地说,就是在招标投标时,谁的报价最低,就由谁中标的评标方法。这种评标方法最大好处是简单、直接、透明。

5月31日,人民日报发布了一篇关于痛批“低价中标”的文章,文意大概是没有利润哪来的质量。首先暂且不管观点是否正确,是否偏颇,但至少立论方法和逻辑是错误的。文章认为是由于最低中标导致质量下降的。而在我认为他们完全是在瞎扯,根本不懂什么是评标,什么是最低价中标原则。

所有的工程类、设备类招标文件中,都会明确的在招标文件上写出一些施工、产品的技术、质量要求,就拿市政污水处理项目来说,排放标准,设备参数等等都是必需要明确的,否则此次招标根本定不下来,或者成为废标。最后工程结束,都必须达到一个目的,不管报价人报多少,都必须要满足环保验收。

如果不能满足文件要求,投标人自己也会评估自己是否能够满足招标要求的标准以及承担相应的风险,然后再提出满足条件的价格。如果某些人啥也不懂,纯粹搞关系而拿项目,绝对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给大家举个例子,IT行业在连云港政务招投标项目,请看竞标结果:

中国电信0元中标!

这是个真实的例子,看起来有点搞笑。但玩笑背后,我们需要思考的为什么电信要采取0元,难道他不会亏本么?政府不会担心质量么?当然会担心,但遇到这两家大公司在同等技术、经济实力的情况下,如果你是评标人,你会选择谁中标,一看便知!这其中难道不是中国电信采用的策略吗?

总之,投标企业都是根据自身技术实力和成本管控,估算项目风险,才会去选择去竞标项目。如果不以最低价中标,难道还有什么中标准则更有说服力?

2、市场环境决定,必须 “低价中标” 

投标的策略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成本仅是一个考量因素,但不是唯一考量因素。如果有的投标人为了打入新市场,选择低价投标,本无可厚非这些都是企业的自主行为,企业有选择低报价的权利,企业按什么评标办法选择中标单位也是企业自主行为,这些都与其他因素无关。目的就是为了迅速抢占市场。

如今,环保话题越来越热,社会各界的资本疯狂涌入,行业内部鱼龙混扎,恶性竞争不断出现。研发拨款存暗箱、环评监测不靠谱、当地备案很麻烦等“七宗罪”成为行业乱象最为突出的问题,但往往这些现象往往出现在最新生、最火热的市场。

环保政策的爆发年,一下子带动了整个环保市场。一下子让国内环保企业数量猛增数倍,瞬间就形成了狼多肉少的环境。淡季时间,项目少,成本高,为了解决闲置的人员和设备,选择低价中标,甚至是最优投标策略。

中央下派环保督查组,对各个省、市、县强力环境督查,对百姓来说是一种大好事,对于政府政绩一方面是考核,另一方面是重大的财政压力。

刚刚结束的阜阳140亿水环境PPP项目,对于一个财政年收入只有150亿左右的城市来说,花一年的财政收入去治理环境,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而最低价中标的好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建设资金。所以,对政府、社会来说,这为什么不是一个好的评标方法呢?

3、潜意识里标签“低价中标”是劣质工程

环保市场现在的公平竞争性越来越难保持,但什么是真正的公平竞争呢?又有多少竞争是绝对公平的?

今年3月陕西西安爆出了‘电缆门’事件,奥凯电缆的中标价严重低于实际成本,为了收回成本,便采用劣质光缆。其实,我们去想一想,起初低价中标如不是其中有的利润,谁会去接那个项目?而偷工减料、劣质工程是承建方品行和信誉的败坏,是想利润中再造利润。是在恶意破坏低价中标的游戏规则,而往往这种奸商的下场,终将被大众唾弃,市场埋汰。

人民日报的文章中说:一些低价中标的企业经常由于利润极低,造成交期延迟,且无法保证质量,让招标方付出了更高的代价。在工程领域,有人将这一现象戏称为“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业主”。

这是给“低价中标”武断的定义成:劣质工程。难道高价中标就没有这种现象了吗?导致劣质工程现象的,并不是因为低价中标,而是无法对没有诚信和没有实力的企业严格的监管,不管是高价还是低价都难以保证质量和进度,都是要坑人的。

资质挂靠、招投标不透明,一些本来就不具备投标资格的,有的可能用资质挂靠的方式去投标,通过严格的资格审查投标人是一线品牌,而实际上是毫无施工能力的包工头,他们才是“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业主”的主。

4、低价中标是策略,是生存

说实在的,在当今的经济大环境中,也就环保产业还存在高利润的现象了。环保风暴下,有多少企业为了几乎没什么利润的单子,尚且存活着,就是希望有一天大环境能够变好。没人逼你报低价,报价都是自愿的,谁都想把价格报得高点,但中标概率就低了,这就是游戏规则,都是无奈的选择,都是为了生存。

在国外,项目基本上都是最低价中标,并且都没有规定不允许低于成本价中标。而我们国家却又有一个神奇而又模糊的概念,给本土企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合理最低价中标,什么是合理的标准?不仅可以考核到技术评分,以价格为主导,还能照顾到人情关系。

环保工程本就是一项非常专业的项目,甲方在面对这么多复杂的技术面前,能够选择的余地又有多少。

假设市场是理性的,大家都理性的报价,而不是互相压价,找内线,偷窥价格,自杀式的砍价,一轮、二轮……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假设投标企业是遵守合约的,亏本也要保证工程质量,但如果是冲击市场,强行低价夺得项目,但可以有背后的资源保证也是可以。反之,若不能保证质量,不但要承担法律的风险,不良奸商也会很快被社会所淘汰。

可是市场哪有假设一说,哪一场战争不是你死我亡,头破血流。如果没有这些现象,又如何脱颖出一批诚信、优秀的环保企业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导者。

如果你还在把最低价中标当成阻止企业发展,阻止社会创新的理由时,其实你是在承认自己是个loser,是在给自己一个安慰和借口。是否真正有想过提升企业的创新意识和核心竞争力。或者还是沉浸在过去的业绩,继续在用几年的方法和技术拿去竞标?是否一直以高成本的方式运行公司日常?








北京沃特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777号    客服热线:010-8576302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北口水利综合楼                 

E-mail:szy@sinowbs.org Copyright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微信扫一扫

水务论坛公众微信

关注有惊喜